您有否曾遇過:面上皮膚上沒由來的出現一小點狀如飯粒的隆起肉粒,淺黃或是肉色的,不癢不痛,只是有點礙眼。這些點點常被誤以為是色斑、雀斑、油脂粒,其實它的真身是疣,可傳染他人,初生嬰幼兒隨時也成為受害者。
疣是人類乳頭病毒(HPV)十分常見,「家族成員」眾多逾百多個,因此是人類最常接觸及感染的病毒。
疣的「聰明」之處,是它潛伏身體後感染表皮細胞,使體內的免疫系統不知道已被疣入侵,因此身體沒有一個有效的免疫機制控制它。
疣的種類一般有以下主要常見:
尋常疣:多長在手腳、身上,可愈長愈大。
扁平疣:非常細小,外形如珍珠水滴,可滿布整個臉部、嘴、眼皮、下巴、頸等,因非常顯眼。
甲邊疣:圍住指甲腳甲四周生長,呈「綑邊」狀,有咬手指或搣手皮等壞習慣人士,特別容易感染到甲周疣。
性病疣:長在性器官上,透過性接觸感染。但要與上述疣清楚區分,與尋常疣的 HPV 種類有不同,性病疣中的 HPV6、11、16、18、31、33、45 可引起基因突變,如可導致頭頸癌、子宮頸癌等。
哪些人會有疣?
大人小孩都會感染疣,大人傳染給小朋友,小朋友互相傳染也有。媽媽替初生嬰幼兒洗澡、安撫及餵母乳時也有機會把疣傳染出去。另外,年紀愈大,免疫系統能力降低、衞生習慣欠佳如按摩、做 facial 的環境時地方不潔,都易受疣感染。
另外常共用電腦者,多人使用一部電腦,使電腦成為「污染物」(Formite),若有人患有疣很大風險感染其他人。
生疣不自知?
由於疣「細細粒」也沒顏色或淺色,除非長在當眼的臉、手位置,否則真的不易察覺。事實上,疣可生長在身體任何部位,角化組織層皮膚,所有身體上有完整皮膚的,由頭到腳都可成為疣的生長溫床。
目前疣的治療方法包括:
1.腐蝕性藥物
因疣有角質增生現象,可以強酸腐蝕性藥物「撫平」再清除它,但要留意坊間的治療方法良莠不齊,水準參差。而以此類腐蝕性藥物去角質層治療,成功率僅得20%-30%。
2.冷凍
以-196度液態氮進入疣病灶位置,把其血管栓塞。此方法令疣位置產生輕微發炎,能局部強化免疫系統機制,藉此把疣去除。進行時患者感到有少許疼痛,但不會留傷口,成功率有60%-70%。
3.手術
以手術切除疣,然後以電灼方式,利用高熱把疣燒走,連同疣下的血管增生也一併消除,傷口較深,或會留下疤痕,復元期較長。
4.激光
同樣屬創傷性治療,好處是復原快,傷口小,位置準繩度高,而留有疤痕機會較少,約有10%復發率。